大众网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卓信宝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青岛发展的“10+1”重点产业方向中突破发展的新兴产业。近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了对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集中采访。受访的“链主”企业普遍认为,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浪潮中,青岛与扎根于此的链主企业,正共同书写一段彼此成就的发展故事。企业把产业链条和增长动能带到青岛,青岛则凭借开放格局和战略布局,为企业走向全球提供舞台。
链主聚链成群,筑牢青岛汽车产业根基
链主企业的集聚效应,是青岛汽车产业链成型的重要支点。
北汽制造副总经理金宏介绍,作为山东唯一、青岛首家具备越野车、轿车、货车全资质整车制造总部企业,北汽制造“今年上半年完成整车产量2万多辆,同比增长超100%,带动多家零部件企业发展”。他强调,企业不仅借助本地资源提高配套率,还协同建设产业园区,吸引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从而不断增强产业链优势。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海则谈到央企与地方协同的作用。作为国内商用车骨干企业,解放青汽“年采购青岛零部件超300亿元”,并依托新能源产品,推动力神电池等15家配套企业落户黄岛,逐步形成“电机—电控—电池”的本地化供应体系。
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李俊锋,用数据呈现企业的产业贡献:分公司成立20年来,累计生产整车超850万辆,产值超3000亿元,纳税172亿元卓信宝,本地供应商47家,带动就业超3万人。近年来,企业又陆续推动智慧电驱、动力电池等项目投产,进一步增强了青岛产业链的电动化、智能化能力。
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技术总监成洪涛则更多谈到协同升级。他介绍,企业将智能制造经验推广到供应商端,利用“精秩物流系统”打通大众集团19个系统,并把供应商的质检环节与整车厂联网,实现了整个供应链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升。
青岛赋能,推动产业链走向全球
青岛并非只是承接链主企业集聚带来的红利,更以其开放优势和区位条件,为企业和产业链提供了向全球延伸的跳板。
金宏提到,北汽制造青岛基地的产品已销往近30个国家,这背后正是青岛的区位和开放条件在发挥作用。
王玉海的描述更为直观。他说,解放青汽“深入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借助青岛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企业产品已出口至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5个国家建设了KD工厂或生产线。按照规划,到2030年,海外销量将突破10万辆,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李俊锋则强调,青岛分公司是上汽通用五菱“南北联动、东西呼应”战略的重要一环。在青岛的区位和产业环境支撑下,企业形成了制造链、供应链、销售链、人才链“四链一体”的产业集群,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辆贡献了重要力量。
成洪涛表示,作为一汽-大众华东基地,青岛工厂不仅是企业全国布局的重要一环,也为青岛汽车产业集群壮大、产业链条完善注入了动力。其与大众全球体系深度对接,使青岛在国际汽车产业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从四位链主企业的讲述中,可以看到一幅清晰的图景:链主企业在青岛落地生根,带动上下游企业汇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青岛以开放格局和产业生态反哺企业发展,使其在这里具备了走向全球的能力,随着双方携手迈向更高目标,青岛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汽车城稳步前行。
振兴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